关闭
汽车尾气真的只贡献了4%吗?
发布时间:2014-1-6 0:00:00      发布者:admin

 

汽车尾气真的只贡献了4%吗?

4% 激起千层浪

文章来源:2014/01/03中国环境报 03

 

尾气真的只贡献了4%吗?

 

史小静

限行、限购、征收排污费,在全国各地正在为抗击大气污染而针对机动车进行一系列挤压的当口,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等研究机构一项关于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来源的研究打破了这种专注。

此项研究显示,北京PM2.5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贡献率分别为15%18%12%4%25%26%

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对大气污染贡献只占4%?公众在惊讶于这一研究数据与此前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约占PM2.5来源的22.2%”说法相差甚远的同时,也在质疑长时间以来花在机动车上的一系列治霾措施是否必要。

尾气污染比例观点不一

污染物来源解析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工作。对于机动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率到底有多少?我国已先后有25个城市做过不同程度的污染源解析工作。

最为公众所熟知的数据是北京市环保局宣教处在20136月提及的机动车排放产生的PM2.5约占PM2.5来源的22.2%”。 此外还包括北大课题组胡敏教授早前给出过汽车尾气占PM2.5来源至少1/6比例的说法,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研究者在2013年的论文中给出过占比23%的结论。

还有一份同样来自中科院的研究,20131月,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研究成果显示,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PM2.5的最大来源,约占1/4,治理灰霾应重点解决机动车尾气和道路拥堵问题。

研究结论虽有不同,但一般认为,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在10%~50%之间,多数认为在20%~30%之间。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是PM2.5成分的多变性、采用的方法不同、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不可否认,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北京PM2.5的主要来源之一。

京津冀区域原生排放的PM2.5主要来自于工业、居民化石燃料燃烧和电厂排放,其中工业排放的贡献超过60%。由于工业搬迁,北京市工业所占的百分比只有51%,机动车尾气等人为原因是PM2.5产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动车二次粒子贡献更大

单从4%的比例来看汽车尾气对雾霾的影响,显然不够全面。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涛介绍说,机动车排放对PM2.5浓度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一次粒子,即直接排放的PM2.5;二是二次粒子,也就是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等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PM2.5。而张仁健课题组认为北京市PM2.56个来源中包括二次无机气溶胶,贡献比例是26%。其实这里面就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

此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前副校长倪维斗也指出,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主要成分一次形成颗粒物大概占50%以下,而二次形成颗粒物占50%~80%。重污染天气主要是受二次形成的颗粒物影响。另一方面,在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是增强大气氧化性、导致多种气体氧化二次颗粒物的关键因素污染物。根据2012年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监测数据,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约占全市排放总量的58%40%。这样看来,机动车二次粒子对PM2.5贡献更大,远不止4%

污染源发布须科学严谨

分析大气污染源是防治PM2.5、治理雾霾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步骤,查清楚来源,才能对症下药地施行防治举措。

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表示,按照完成源解析至少需要完整的一年监测时间的要求,环境保护部已于去年3月启动了各地的源解析进程, 预计今年6月以前,北京、天津、石家庄将完成污染源解析;今年年底以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重点区域全面完成源解析,并将对公众发布。这应该是具有官方背景的更系统与权威的源解析结果。

雾霾治理是一个科学严谨的过程,弄清污染源更需要建立在科学调查研究而获得的严格精确客观事实基础之上。

此次公众对于机动车尾气4%的贡献比率争论颇多,是因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诸多措施,如限购、限行等均涉及到普通公众的生活和利益。一方面,科学研究及结论发布必须更为科学、公正和严谨;另一方面,媒体在对研究结果的采信、分析与传播上,也应更为客观和全面,兼听则明,不然将对公众形成误导,有碍于清洁空气的共同行动,有损于科学治污计划的制订和施行。

 

 

百分之四为汽车排放“洗白”了吗?

本报记者王奎庭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国内外同行合作,对北京城区细颗粒物总体污染水平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近日发布了研究成果。在北京PM2.56个重要来源中,汽车尾气及垃圾焚烧这一项,仅占4%

此数据一发布,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部分人提出质疑,既然汽车尾气对大气污染贡献率这么低,那么部分地区的汽车限行限购治理思路是否有问题?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环保专家,就此释疑。

多位专家发出质疑

中科院这份报告存在明显的错误。报告中认为来源的最大一部分是二次无机气溶胶,二次气溶胶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但是二次无机气溶胶是不能作为雾霾来源。另外,报告中把汽车尾气及垃圾焚烧放在一起,这也是非常让人无法理解的。汽车尾气和垃圾各占贡献率是多少?谁占得多,谁占得少?环境保护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说。

丁焰说,这一数据的发布,令汽车和油品行业欢欣鼓舞,好像终于洗刷了汽车尾气污染的不白之冤其实,不管这个数据科学、准确与否,汽车尾气都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汽车和油品行业都应严格遵守环保部门发布的标准,提高排放标准和油品质量。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车用燃料排放实验室主任岳欣说,此数据仅分析了20094~20101月北京某个站点的结果;二次气溶胶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后的产物;而科研过程很长,成果发表滞后也很正常。

这一结论也遭到了雾霾研究专家、曾因大气污染物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复旦大学教授庄国顺的质疑。

庄国顺表示,机动车尾气排放对于雾霾的贡献远远不止4%这一研究文章最基本的错误是将二次无机气溶胶也归类为雾霾的来源,而二次无机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却是汽车尾气排放。

庄国顺说,机动车对于雾霾的贡献是很大的。工业排放对于雾霾有相当大的贡献,但是很多企业已经采取了脱硫的措施,至今已经有了很大的成绩。在我国的能源结构还没有改变之前,工业污染减少的空间是很有限的。目前我们主要可以做的,就是从机动车排放这部分来着手。这几年,工业排放没有增加,但是雾霾大大增加。从这一基本事实就可以看出,雾霾决定性因素来自于尾气的排放。

庄国顺呼吁,今后治理雾霾,一定要从控制机动车排放入手。这篇文章无中生有,用不正确的数据误导大家,是一种重大的错误,对于今后我国治理大气污染将带来严重的危害。

虽有质疑,但反对限行限购

“‘汽车尾气和垃圾占雾霾来源的4%’这一结论,会对一些地方治理汽车尾气污染产生消极影响吗?记者问。

岳欣表示,对北京这样的城市而言,机动车和移动源无疑是非常重要的污染源。我认为这个研究成果应该有一定的局限性,也缺乏代表性。对于污染源的研究应该是长期稳定地开展,才能做出源清单。我们并没有像欧美一些国家一样的移动源清单,所以,这个报告很难令人信服。

岳欣说,抛开这个数据的准确性不说,我个人不赞成一些地方限购和限行。应该通过提高使用成本的方式降低非公出行,比如通过油价和停车费的调整等。限行过于简单粗暴,不符合市场化规则,也是懒政的表现。

 

 

 

控车限油仍是主战场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认为4%仅为一家之言

本报记者文雯12日北京报道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今日在北京市环保局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状况新闻通报会上指出,机动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率应该远远大于4%

此前,中科院官方微博称,在北京PM2.56个重要来源中,汽车尾气及垃圾焚烧这一项,仅占4%

4%的贡献率是一家之言

这当作一家之言。方力回应这一说法时,从机动车保有量、日消耗汽柴油量、排放污染物量的角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北京市每年汽油消耗量为400万吨、柴油为200万吨。也就是说,在北京,每年有600万吨的燃油被消耗掉,变成废气,低空排放到大气中。

方力表示,与电厂等工业企业烟囱高空排放相比,机动车低空排放对城市大气环境影响较大,与人体健康关系更密切。

针对机动车尾气4%的贡献率,方力质疑说:“600万吨的燃油全部低空燃烧排放,如果只占4%的贡献率,那其他96%的污染物的来源无法想象。

根据2013年北京市PM2.5监测数据显示,交通站监测的PM2.5浓度均值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5%。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机动车污染与PM2.5浓度之间的关系。

23%是尊重事实的选择

针对中科院称二次无机气溶胶贡献率为26%的说法,方力指出,二次无机气溶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尾气排放产生的,机动车尾气产生的影响应该远远大于4%”

方力向记者介绍了国外一些城市的研究成果:巴黎机动车排放占PM2.5来源的30%、占氮氧化物来源的50%东京机动车直接排放占PM2.528%、占氮氧化物的45%洛杉矶环保局提供的资料显示,洛杉矶机动车尾气对PM2.5的直接贡献率达到23%,二次粒子为60%,汽车尾气也对二次粒子有所贡献。

这只是科学领域的一种研究,不予评价。方力表示,这方面研究的数据现在非常多,同样来自中科院物理所的数据,指出汽车尾气曾经占到50%目前,北京市环保局采用的23%的数据是综合了各方研究的成果,也是尊重事实的选择。

据北京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透露,2013年,北京市环保局与北京大学、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一起进行了污染源解析的数据分析工作。采样遍布全市8个点位,每隔6~7天进行一次采样,有效环境受体达到486个。通过源解析模型等,初步分析显示,机动车对PM2.5贡献率有所提高,燃煤有所下降。这与北京市削减燃煤130万吨等措施密切相关。最终源解析结果将于近期发布。

方力同时强调,污染源解析最终要指导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具体数据多大没有太大意义。我个人认为,环保工作的主战场是压减燃煤、限车控油、产业优化、扬尘治理等。

 

 

北京去年重污染天累计58

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

 

 

本报记者文雯 通讯员刘琼12日北京报道 北京市环保局今日在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状况新闻通报会上公布,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76天,重污染天累计58天,超标污染天中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

据北京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根据AQI标准6个空气质量级别划分,2013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一级优41天,占11.2%;二级良135天,占37.0%;三级轻度污染84天,占23.0%;四级中度污染47天,占12.9%;五级重度污染45天,占12.3%;六级严重污染13天,占3.6%。其中,一、二级优良天数累计17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48.2%;五、六级重污染天数累计出现5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5.9%

这也就是说,每6~7天就有一次重污染天,出现频率较高。张大伟表示。监测显示,北京市重污染天主要发生在第一季度。2013年第一季度,北京市6级重污染天气共有10天。

超标污染天中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占77.8%臭氧,占20.1%,主要发生在5~9月,高浓度时段集中于午后至傍晚;其他污染物(PM10NO2)仅占2.1%

截至20131231日,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与年均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标准还存在较大差距。张大伟告诉记者,在2013年,受1月不利污染扩散条件和区域大范围重污染的影响,PM2.51月期间的浓度水平为全年最高,达到160微克/立方米。2~12月逐渐回归正常水平,但各月期间有所波动,其中4月、7月、8月浓度较低,5~6月浓度较高,其他月份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从空间分布看,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整体呈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张大伟介绍说,数据显示,PM2.5年均浓度最低值为京东北密云水库和京西北八达岭,为60微克/立方米左右,比全市平均水平约低30%PM2.5年均浓度最高值为京西南琉璃河、京东南永乐店、京南榆垡3处,达到110~120微克/立方米,高出全市平均水平约30%;另外交通站PM2.5年均浓度均值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15%左右。

 

本文来源:2014/01/03中国环境报 01